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
编号:13312164
消肿止痛液治疗具有出血风险的深静脉血栓的血清指标变化(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6期
     【摘要】目的:探讨消肿止痛液治疗具有出血风险的深静脉血栓的血清指标变化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检出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且伴出血风险的ICU患者40例,通过对患者应用消肿止痛液进行治疗,监测其血液学指标变化。结果:①D-二聚体水平在治疗第3天明显高于治疗前,在第10天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在治疗第7天、第10天明显高于治疗前,FIB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液治疗深静脉血栓作用缓慢但有效,适合对具有出血风险的患者进行治疗。

    【关键词】 消肿止痛液;深静脉血栓;出血风险;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058-01

    ICU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卧床、制动、血管受损以及基础疾病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及其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1]。据统计,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达17%,即使充分进行抗凝预防,同样有将近5%的患者还是会出现深静脉血栓[2]。对于出现血栓的患者,如不加干预极其容易并发致病性肺栓塞以及致残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血栓抽吸以及手术清除血栓[3]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6 字符